华夏企报网-移动版 首页

造价50亿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在沪开工

2019年10月19日 09:46 来源:科创新闻网

 昨天(18日),我国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在上海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2023年下半年交付运营。

国产大型邮轮项目是首届进博会上以开放促中国产业升级的一大亮点案例。首届进博会开幕第二天,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美国嘉年华集团、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团签订2+4艘13.5万总吨Vista级大型邮轮建造合同。

一年后,第二届进博会开幕在即,经过中外各方亲密合作、精心准备,国产大型邮轮于昨日点火切割钢板,全面进入实质性建造阶段,又一次开放创新的征程从上海启航。

建造一个“海上浓缩城市”

大型邮轮被誉为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其设计规范标准远远高于其他船舶产品,且设计工作物量极大,是我国目前唯一没有攻克的高技术船舶产品。

“建造大型邮轮要在确保安全、进度的前提下,把陆上巨型娱乐综合体搬到船上,同时进行重量、移动噪音和成本控制。”中船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邮轮项目部部长吴晓源表示,大型邮轮早已超出了船舶的概念,更像是一个“海上浓缩城市”。

首艘开建的Vista级大型邮轮总长323.6米,型宽37.2米,船高72.2米,价值超过50亿元人民币,最多可容纳乘客5246人,拥有客房2125间。

这一类型的邮轮由2500万个零部件组成,约是大型商用飞机的10倍。虽然单个零部件不难生产,但把它们集成组装在一起,却是极其复杂的过程,中国在这方面是从零起步。

2017年国产大飞机在上海起飞后,攻克大型邮轮这一造船业的“珠穆朗玛峰”,将是中国制造与全球开放合作的又一次深度融合。

邮轮项目中,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邮轮运营公司美国嘉年华集团,以及邮轮造船企业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团开展战略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中船嘉年华”和“中船芬坎蒂尼”。前者是邮轮的购买方和运营方,用来引进国际上成熟的邮轮运营经验,后者则是邮轮的主要设计方,负责引进国际上先进的设计理念和邮轮技术,并联合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共同设计建造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

与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

有人担心市场换不来技术,害怕外商有所保留,中船邮轮副总经理汪彦国不这么看。

行业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大型邮轮的年需求约15艘,但年均供给能力仅约7艘,属于严重供不应求状态。当前,邮轮造船企业手持订单超过90艘,订单交付已排至2026年以后。中国邮轮市场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猛,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邮轮市场,并仍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未来潜力巨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外方也希望与国内有实力的船舶制造企业深入合作。

“我们与嘉年华还有芬坎蒂尼都是深度捆绑的合作,大家是利益共同体,主要针对中国的增量市场,未来航线运营也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避免内耗。”汪彦国介绍。

建造大型邮轮,中国船舶业最缺的还是经验。就拿邮轮配套来说,目前供应商几乎都来自欧洲。中国企业并非缺乏制造的能力,只是他们不知道为邮轮供货需要符合什么标准,申请什么证书,而这些都需要慢慢培养。

即便中国完全掌握建造能力,但一艘大型邮轮2500多万个零部件涉及的核心供应商就有几百家,全部供应商更是有几千家,邮轮的特点也决定了它必须由多方合作完成。

“开放合作与自主创新不矛盾。”汪彦国表示,自主创新要求我国企业对产品有把控力和创新力,但不一定所有事都自己做,“通过互利共赢,大家合作能做得更好,何乐而不为?”

海外供应商有意扎根中国

去年的首届进博会上,除了邮轮项目正式签约,中船集团还积极对接邮轮产业链上的国际企业。过去一年,一批海外企业享受进博会红利,找到了对接中国产业的便捷通道。目前其中部分企业已有意向入驻位于上海宝山的邮轮产业园,帮助国产大型邮轮实现关键配套本土化的同时,也计划在中国市场扎根。

在即将举办的第二届进博会上,中船集团代表团还将与意大利代表团进行洽谈,希望引进更多国际合作伙伴,帮助他们落户中国。

中船邮轮有关负责人曾走访了多家欧洲邮轮配套供应商,他们积极求变,希望参与到中国大型邮轮产业的发展中来。许多海外供应商认为,中国市场代表了未来。(记者 徐蒙 王力)

[责任编辑:华夏企报网]
免责声明: 文章转载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文章涉嫌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网!

造价50亿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在沪开工

 昨天(18日),我国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在上海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2023年下半年交付运营。

国产大型邮轮项目是首届进博会上以开放促中国产业升级的一大亮点案例。首届进博会开幕第二天,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美国嘉年华集团、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团签订2+4艘13.5万总吨Vista级大型邮轮建造合同。

一年后,第二届进博会开幕在即,经过中外各方亲密合作、精心准备,国产大型邮轮于昨日点火切割钢板,全面进入实质性建造阶段,又一次开放创新的征程从上海启航。

建造一个“海上浓缩城市”

大型邮轮被誉为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其设计规范标准远远高于其他船舶产品,且设计工作物量极大,是我国目前唯一没有攻克的高技术船舶产品。

“建造大型邮轮要在确保安全、进度的前提下,把陆上巨型娱乐综合体搬到船上,同时进行重量、移动噪音和成本控制。”中船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邮轮项目部部长吴晓源表示,大型邮轮早已超出了船舶的概念,更像是一个“海上浓缩城市”。

首艘开建的Vista级大型邮轮总长323.6米,型宽37.2米,船高72.2米,价值超过50亿元人民币,最多可容纳乘客5246人,拥有客房2125间。

这一类型的邮轮由2500万个零部件组成,约是大型商用飞机的10倍。虽然单个零部件不难生产,但把它们集成组装在一起,却是极其复杂的过程,中国在这方面是从零起步。

2017年国产大飞机在上海起飞后,攻克大型邮轮这一造船业的“珠穆朗玛峰”,将是中国制造与全球开放合作的又一次深度融合。

邮轮项目中,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邮轮运营公司美国嘉年华集团,以及邮轮造船企业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团开展战略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中船嘉年华”和“中船芬坎蒂尼”。前者是邮轮的购买方和运营方,用来引进国际上成熟的邮轮运营经验,后者则是邮轮的主要设计方,负责引进国际上先进的设计理念和邮轮技术,并联合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共同设计建造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

与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

有人担心市场换不来技术,害怕外商有所保留,中船邮轮副总经理汪彦国不这么看。

行业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大型邮轮的年需求约15艘,但年均供给能力仅约7艘,属于严重供不应求状态。当前,邮轮造船企业手持订单超过90艘,订单交付已排至2026年以后。中国邮轮市场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猛,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邮轮市场,并仍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未来潜力巨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外方也希望与国内有实力的船舶制造企业深入合作。

“我们与嘉年华还有芬坎蒂尼都是深度捆绑的合作,大家是利益共同体,主要针对中国的增量市场,未来航线运营也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避免内耗。”汪彦国介绍。

建造大型邮轮,中国船舶业最缺的还是经验。就拿邮轮配套来说,目前供应商几乎都来自欧洲。中国企业并非缺乏制造的能力,只是他们不知道为邮轮供货需要符合什么标准,申请什么证书,而这些都需要慢慢培养。

即便中国完全掌握建造能力,但一艘大型邮轮2500多万个零部件涉及的核心供应商就有几百家,全部供应商更是有几千家,邮轮的特点也决定了它必须由多方合作完成。

“开放合作与自主创新不矛盾。”汪彦国表示,自主创新要求我国企业对产品有把控力和创新力,但不一定所有事都自己做,“通过互利共赢,大家合作能做得更好,何乐而不为?”

海外供应商有意扎根中国

去年的首届进博会上,除了邮轮项目正式签约,中船集团还积极对接邮轮产业链上的国际企业。过去一年,一批海外企业享受进博会红利,找到了对接中国产业的便捷通道。目前其中部分企业已有意向入驻位于上海宝山的邮轮产业园,帮助国产大型邮轮实现关键配套本土化的同时,也计划在中国市场扎根。

在即将举办的第二届进博会上,中船集团代表团还将与意大利代表团进行洽谈,希望引进更多国际合作伙伴,帮助他们落户中国。

中船邮轮有关负责人曾走访了多家欧洲邮轮配套供应商,他们积极求变,希望参与到中国大型邮轮产业的发展中来。许多海外供应商认为,中国市场代表了未来。(记者 徐蒙 王力)

造价50亿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在沪开工 责任编辑:华夏企报网
免责声明:
  • 注明“来源:华夏企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企报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夏企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华夏企报网转载文章是为了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发送至电子邮箱:

相关阅读